2月11日晚,拉手網深圳站上出現了東部華僑城(大峽谷+茶溪谷)套票0.01元團購。截至2月12日中午,拉手網頁面顯示,該團購已經結束,共有206865人購買了該團購票(大俠谷+茶溪谷套票),而該票原價為260元。
團購秒殺事件引發大量游客聚集,這是近年O2O興起以來引發的新緊急狀況,在以前的電商銷售中,由于系統故障等原因發生問題事件的不在少數,但基本上所有行為還是都在網上,但O2O所引發的結果則截然不同,線上的故障引發了線下的大批人群聚集,聯想到上海外灘踩踏事件剛剛過去不久,此類有可能引發事故的公共事件其影響已超出電商業范疇。
總結或反思此一事件,再討論電商錯售到底該如何負責的老問題其實意義不大,真正應該關心的是,未來如果再發生類似事件,電商企業和相關線下企業到底該如何應對?在這一起事件中,拉手網和華僑城的處置措施有什么可供借鑒之處。
在線上,引發如此規模事件,拉手網肯定有失誤的地方,至少系統的建設需要加強,但在線下,傳統企業華僑城在給拉手網“擦屁股”方面卻可圈可點,堪稱給電商企業上了一堂應急處理課,顯示出O2O里線下一面的重要性。O2O所謂Online To Offline,但在一片喧囂聲中,居于主導地位的一直是線上企業,線下的傳統企業不過處于被“帶你玩兒”的從屬地位,直到發生現在這樣的突發事件,才發現,在O2O鏈條中,線上線下其實一樣重要,電商企業要想做好O2O,必須和線下企業緊密合作,而不僅僅是下單和分成的梳理關系。
從目前得到的信息看,這次拉手網秒殺事件所引發的“緊急狀態”還是比較嚴重的,比如大批游客聚集東部華僑城門口卻無法順利景區,其中還夾雜不少感覺利益受損的黃牛黨,在現場煽動人群給拉手網和華僑城施壓。在現場協助處理此事的拉手網員工受到了黃牛黨的圍攻。
在華僑城一方,作為老牌國企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在最初時刻很多工作人員甚至不知道游客為何瞬間增多,但搞清楚原委后,很快制定出應急方案,不管是入口驗票還是安保部署都有針對性的安排,工作人員通過廣播引導和告知用戶與拉手網現場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同時也沒忘記對拉手網現場人員的安全維護,送飯買水。
拉手網官方微博稱:“黃牛煽動人群鬧事,華僑城的工作人員在維護現場秩序時被鬧事者咬傷,甚至有的同事被送進了醫院。拉手君在此代表拉手網在此感謝你們對拉手網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希望受傷的員工早日康復!”幸虧拉手遇到的是華僑城這樣經驗豐富的企業,如果換一家經驗不足的線下企業,很可能大錯已釀成。
盡管損失巨大,但目前看此次拉手網團購烏龍事件已經被階段性解決,然而它留下的教訓與警示卻也是深刻的。
中國互聯網的O2O業務在飛速擴張中,本地生活服務也將是未來電商的主流業務,但隨著電商平臺交易量越來越大,出錯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再加上互聯網驚人的傳播效率,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應者云集的大事故,這都是以前所沒有的新隱憂、新現象,賠到用戶滿意是一種態度,但是隨著法治觀念的深入人心,在法律框架內尋求企業和消費者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才會成為未來解決消費爭議的主流。從這個角度講,拉手網和華僑城兩家作為合作者,盡管付出重大代價,卻也有意或無意的成為行業新規則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