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還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已經走遍了半個世界!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如是說!的確,在葡萄酒界也不乏這樣的現象。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喝葡萄酒也渴望學習葡萄酒知識,但往往正確的東西還沒普及,一些偏見或者誤解已經廣泛流傳開來。因而導致一些剛入門的童鞋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

1、最好的葡萄酒一定采用單一葡萄品種釀制
采用單一葡萄釀制的葡萄酒有很多種,它們既可以品質優秀,也可以普普通通,因此,單品酒并不是品質的象征。此外,單品酒不一定比混釀酒要好,當然混釀酒同樣不一定好于單品酒。
2、貴酒就是好酒
一般情況下,價格高的葡萄酒,品質會更好。加之受一分錢一分貨的影響,不少酒友認為價格高的葡萄酒就是好酒。但其實,價格并不是判斷葡萄酒優劣的唯一標準。而且,你眼中的好酒也不一定和市面上的貴酒完全吻合。
3、使用螺旋蓋的葡萄酒品質較差
雖然螺旋蓋一度成為品質低劣的象征,但如今這種開瓶簡單、造價便宜的現代封瓶方式也非常受歡迎。而且世界上不乏品質優秀的葡萄酒采用螺旋蓋封瓶,尤其在白葡萄酒中更是常見。
4、紅葡萄酒比白葡萄酒更精致復雜
總有人認為紅葡萄酒比白葡萄酒更精細復雜,他們還認為后者只適合女性飲用,甚至只能當作入門級葡萄酒。但其實,這只是中國葡萄酒市場造就的偏見。白葡萄酒照樣可以有復雜的口感和精細的風味;在配餐上,更是絲毫不遜色于紅葡萄酒。
5、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
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這是很多人配餐的準則。的確,這句話沒有錯,不過這個所謂的準則也只是建議,而并非規定。這就意味著白酒并不是必須和魚類搭配,紅酒也不是只能搭配紅肉。我們要不斷去探索不同的餐酒搭配,否則,千篇一律的配餐吃起來還有何樂趣?
6、酒評家知道什么葡萄酒最適合我
參照酒評家評分來買酒無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葡萄酒的口感偏好都不盡相同,酒評家并不知道什么酒適合你,不會根據你的喜好來打分。而且除了一定的專業性外,酒評家的評分或多或少帶有主觀感受。評分高的葡萄酒固然有它的可取之處,但并不是所有評分高的葡萄酒都適合你。
7、葡萄酒的質量可以客觀評定
哪怕是同一款葡萄酒,你喝到的和酒評家喝到的肯定不是同一瓶;就算是同一瓶,倒到不同的酒杯中也會有著細微的差異。每個人都是對最終入口的葡萄酒進行評價,因此得出的結果肯定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8、專家可以解答任何關于葡萄酒的問題
葡萄酒看似簡單,但卻是不同學科的綜合體,包括生物化學、植物學、地質學、化學、氣候學、歷史學以及文學等。這其中有太多值得我們探索學習的地方,就算是專家也不能面面俱到。換句話說就是,術業有專攻,不要指望專家回答出你所有壓箱底的奇葩問題。
9、老酒都是好酒
不可否認,陳年老酒拍出天價的情況確實有,但是所有葡萄酒都是越老越好嗎?顯然并不一定。首先,并不是所有葡萄酒都適合陳年。世界上絕大部分葡萄酒都適合在入手 1-5 年內喝完,而這其中也不乏好酒。另外,適合陳年的葡萄酒還可能因儲存不當而變質,因此你心心念念的老酒可能早已變味。
10、香檳不能陳年
其實,香檳也可以有突出的陳年潛力。尤其是一些年份香檳,如果將其置于理想環境,有的甚至可以陳上數十年。
好了小編的科普就到這里,能吸收多少看個人本事了,以后可千萬別在妹紙面前出糗了。小編只能幫你到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