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西方皇冠開始吧!
1、拿破侖皇冠( Napoleon's Crown)
拿破侖在1814年送給他的第二任妻子Marie-Louise在婚禮上的禮物。共有950顆鉆石,共計700克拉。當然,最初的皇冠并沒有綠松石,而是鑲的祖母綠。
1950年,Van Cleef & Arpels 購買了這個皇冠。后來,他們就把皇冠上面的綠寶石換成了綠松石。原文說的是 Persian turquoises,波斯綠松石。原有的鉆石和框架都沒有改變。
如今被收藏在美國華盛頓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初步估價700萬歐元。
圖 1. Van Cleef & Arpels 波斯綠松石皇冠
圖 2 原來鑲嵌祖母綠的皇冠
2、TECK公爵綠松石皇冠(The Teck Turquoise Tiara)
黛安娜王妃佩戴tech頭冠
這頂鑲有綠松石的王冠是TECK公爵和夫人送給女兒瑪麗與喬治五世的結婚禮物。1893年制作。
3、1936年卡地亞設計的波斯皇冠
卡地亞設計,1936年 鉑金、舊式單面切割鉆石、雕花綠松石。 受俄羅斯芭蕾舞和東方精巧模型的影響,用以炫耀的鉆石白鷺毛及稀有羽毛的頭飾出現在波斯人的舞會上。一旦成為一種流行時尚,卡地亞就會借鑒其顏色和設計,比如借鑒波斯人或印度人的設計。卡地亞將棕葉嵌入綠松石中裝飾皇冠。鉑金框架,鑲鉆石。
4. 英國皇室伊麗莎白女王/馬哥蕊特公主的皇冠(1900年由吉拉德公司設計)
設計材料:黃金,波斯綠松石,白金和鉆石。后來伊麗莎白女王把頂頭的鉆石邊框移除。
馬哥蕊特公主21歲生日的時候,她的媽媽伊麗莎白女王把這頂皇冠送給她當作生日禮物。這套綠松石首飾包括頭冠,項鏈,耳環,胸針和幾件發飾。
5. 這款綠松石皇冠先后由瑞典英格伯格公主,丹麥馬格瑞莎公主,盧森堡露絲伯爵,丹麥安妮公主佩戴(Princess Ingeborg of Sweden; Princess Margarethaa of Denmark; Countess Ruth of Rosenborg; Princess Margaretha of Denmark; Princess Anne of Denmark)
6. 俄羅斯沙皇沙皇時期的綠松石鑲鉆皇冠(1890制成)
7. 美麗的凱利-薩克森—科堡-哥達公主佩戴綠松石皇冠
2009年,在華爾街投行工作的凱利嫁給了當時全球最有權勢男人之一,麥克.薩克森-科堡.哥達, 稱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皇室家族的公主。曾經顯赫一時的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是一個源自德國,曾經統治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1826年-1918年),比利時(1831年至今),葡萄牙(1853年-1910 年),保加利亞(1887年-1946年)和英國(19世紀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的家族。
這款綠松石皇冠可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曾經屬于德國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的維多利亞阿德雷德公主(1885-1970),可謂代代相傳。凱利公主每年只有在最最盛大的日子才會佩戴它。
公主配王子:)
好啦,再來看看我國古代皇帝們是怎么把綠松石皇冠上把。
古代帝王的黃金頂級奢華綠松石頭冠,閃閃的!
8. 東漢王朝(可能是)漢靈帝劉宏的冠冕
呈長方形波紋狀,略有起伏,前后有冕旒,兩側分別圍繞一條金龍,冠座周圍有各種裝飾。這種金冠的造型可以追溯到戰國以前,一直延續到秦漢時期。在金器上采用金絲編綴的工藝進行裝飾,并鑲上綠松石等寶石,令金器特征畢具、歷歷可辨、異常精美。
9. 明朝正德間 嵌綠松石花形金簪
九龍環繞的圓形金冠,九條金龍造型特點是尖嘴、身短,金冠紋路采用唐草紋和靈芝云造型,金冠邊紋上有顆粒,據專家鑒定屬手工噴珠,各種珍奇斗艷的紅寶石,綠松石等珠寶人工鏨嵌。
唐朝是中國金器發展的繁榮鼎盛階段。這個時期金器器型與紋飾的風格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遍布該冠的紋路屬于典型的唐草紋,金冠采用的靈芝云工藝造型,也是唐代所流行的,整體造型吻合唐代金器炫奇斗彩、富麗浪漫、極盡奢華的時代藝術風格。
11. 戰國時期北方匈奴王鷹形金冠頂
在春秋戰國時期,裝飾性的金飾占主導地位,但也開始出現了個別的明顯脫離了純裝飾性作用的金器。此冠帶代表了戰國時期匈奴地區貴金屬工藝的最高水平,幾乎使用了金細工藝中的錘揲、壓印、抽絲、鑲嵌和鏤鑄等所有手段。
12. 康熙皇帝皇冠也有綠松石@——@
就這么多啦,看了這么多,你有沒想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綠松石呢?
單品搭配
技巧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