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填志愿的日子,你還記得當初,是怎樣面對這個人生第一次的重大選擇的嗎?
你是忠于內心的聲音,還是聽從了外界的建議?
最近Olay一條名為《女人一生要聽多少次“千萬不要”》的視頻讓人頗為感觸,視頻中的幾位年輕姑娘,和你我一樣,在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父母總是出于愛護,給予很多他們認為無比正確的建議;社會主流的價值觀,總是擅長給女生貼標簽,綁架我們選擇的自由。
比如面臨高考填志愿,你會聽到:
“千萬不要報計算機,程序員太辛苦;
千萬不要學文科,沒有多大前途;
女孩子不要學醫,當醫生太累了;
女孩子最好當老師,比較穩定;
女孩子不要去外地,離家太遠……”
是不是很熟悉?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視頻中的三位年輕人,她們面對外界的聲音和質疑,堅持遵從了自己的內心,最終走上了那條自己最想走的路。
那個曾經不顧家里反對,選擇了理科,如今辛苦奮戰在程序員的大軍中的她,告訴你:

那個曾經不顧家里反對,選擇考出省外的女孩子,現如今更是已經開始了環游世界。她告訴你:離開熟悉的環境,是為了看見更多未知的驚喜。其實,人生,不也如此嗎?

還有那個毅然決然選了本碩博連讀的醫學生,如愿以償開始了醫生從業之路。她說:

她們是勇敢的,也是幸運的。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這么幸運,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有勇氣追尋自己的內心。但總有一些時候,我們想發自內心地沖破現實的禁錮,不愿再活在標簽里,不愿再妥協著放棄,渴望抓住心底那個最強烈最真實的聲音,選擇開始,成為真正的自己。
或許,這就是OLAY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情:其實每個女生,都不應該止步于標簽;因為我們的人生還有太多選擇的機會,不止是在高考填志愿的時候。
就像毛姆著名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查爾斯,他原本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有一個美滿的家庭,過著典型中產階級富裕的生活,人生看起來已經沒什么可遺憾。可是就在他40歲那年,決絕地離開了陪伴自己17年的妻子和兩個孩子,身上揣著100塊錢,只身前往巴黎。
他去巴黎為了畫畫。“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 劉瑜也曾說,“夢想多么妖冶,多么鋒利,人們在驚慌中四處逃竄,逃向功名利祿,或者求功名利祿而不得的怨恨。”
是的。這是大多數人與他們的夢想相處的方式,就像你我。但是查爾斯拒絕成為“人們”里面的大多數;拒絕與夢想擦身而過時想觸碰卻又收回手。于是他用孤注一擲的意念,近乎摧毀現實生活的決心,越過城市與文明,越過高山和海洋,不惜一切代價,終于追趕上本該屬于他的命運。
人活著的意義在哪里?不就在于痛痛快快做自己,銳不可當地追尋自己心中的向往嗎?
所以,在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什么才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險的?什么是有保障的?什么是美好的?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人們最難以明白的一件事是:每個人追求的從來不是完全正確,而是甘愿犯下屬于自己的錯誤。
我只知道,我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選擇真正屬于我自己的人生,也許前路坎坷,我愿意去披荊斬棘;也許無法如愿以償,我愿意在追逐的路上品嘗各種滋味。
只有忠于內心,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為了成全別人的目光,活成籠中的寵物,在別人的期待中演著自己不擅長的劇本。所以,如果還有下一次的選擇,一定要忠于內心,活出你想要的樣子。就像OLAY在這部視頻里告訴我的——女生不止于標簽,人生不止于高考,你,也不止是你。
相信你也會愛上這條視頻的這一幕。等風來,等雨停,鳥兒從懸崖上一躍而起,振翅高飛。

最后,想看的,優酷或騰訊就有。搜索“Olay最新大片”即可。或點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MzA0NjAwNA==.html?from=s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