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島城陽人民醫院透析室醫生向新京報記者證實,該科室的確發生乙肝醫院感染暴發事件。“是有幾例,已經上報了。”
2月9日上午,醫療論壇丁香園官方微博發布一張疑似山東省衛計委文件的照片。這份名為《關于進一步加強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魯衛醫字【2017】8號的文件中稱,今年1月,該省某三級醫院報告一起“血液透析室疑似乙肝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經國家級、省級專家組會同當地調查核實,初步判斷是一起因院感管理不到位導致的嚴重醫院感染事件。
上述文件稱,“該事件發生在2016年全省醫院感染管理專項督導、國家及我省專題通報陜西鎮安縣醫院血液透析室丙肝感染事件以后,涉事醫療機構為公立三級綜合醫院,后果嚴重,影響惡劣,暴露出當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對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強化血液透析室院感管理工作部署落實不力、院感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這個文件在威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執法支隊委官方網站1月26日發布的一則工作動態中得以印證。這則名為《榮成市節前對轄區內血液透析進行拉網式檢查》的工作動態中寫到,根據省衛計委《關于進一步加強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魯衛醫字【2017】8號要求,榮成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執法大隊、醫政醫管科、二級以上醫院院感辦主任、血透室主任組成專項檢查組,于2017年1月26日對轄區內4家開展血液透析的醫療機構進行了拉網式檢查。
同時,濰坊市衛計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也向新京報記者證實,這份文件的確是真的,他們也收到了這份文件。
今日,國家衛計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透露,文件中提到的醫院是青島城陽人民醫院。該工作人員說,這件事情年前都爆出來了,但他們醫院控制了消息,未對外公布。”他們還要申請醫院評選。”
9日下午,記者致電青島城陽人民醫院透析區,一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該醫院透析區的確發生了幾例感染事例,“已經上報了。”但記者進一步核實時,該人員忙掛斷電話。
青島城陽人民醫院官網介紹,這是一家三級綜合性醫院,設有血液透析室。新京報記者聯系到青島城陽人民醫院,院辦一名女性工作人員態度激烈予以否認,并迅速掛斷電話。
一位長期從事醫療工作的醫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國內一些醫院透析狀況一直比較堪憂。許多患者追求低價格從而降低了服務質量。另外,還存在部分醫院將透析科室外包出去的情況,導致感染管理困難。近年來,已有多家媒體曝光過國內血液透析亂象。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臨床表現為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癥狀。肝大,質地為中等硬度,有輕壓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異常或持續異常。根據臨床表現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攜帶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無慢性肝炎癥狀,1 年內連續隨訪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無異常,且肝組織學檢查正常者。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攜帶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HBV可通過母嬰、血和血液制品、破損的皮膚黏膜及性接觸傳播。感染HBV后,由于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環境因素等影響,會出現不同的結局和臨床類型,導致其發展為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見原因有:
1.家族性傳播我國乙肝高發的主要原因是家族性傳播,其中以母嬰垂直傳播為主,母親如果乙肝E抗原陽性,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大都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而精液中可檢出乙肝病毒,因此可通過性傳播。這是造成我國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征的主要原因。
2.嬰幼兒期感染病毒最初感染乙肝的年齡與慢性乙肝有密切關系。胎兒、新生兒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約有90%~95%成為慢性病毒攜帶者;兒童感染乙肝病毒,約有20%成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發展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狀態。
3.缺乏預防意識乙肝疫苗是阻斷乙肝垂直傳播的措施,由于經濟條件限制以及缺乏預防意識,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開展不夠理想,使得對乙肝的預防難以貫徹,慢性病例越來越多。
4.漏診急性期隱匿起病的無黃疸型肝炎比急性黃疸型肝炎容易發展為慢性,這與無黃疸型肝炎容易被誤診或漏診,未得到及時診治和休息有關。
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腎移植、腫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易演變為慢性肝炎。乙肝發病的急性期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抵制劑治療者,破壞患者體內的免疫平衡,容易使急性肝炎轉變為慢性。
6.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感染病毒者原有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纖維化等)、血吸蟲病、瘧疾、結核病等,再感染乙肝病毒后,不僅容易成為慢性肝炎,且預后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