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第67屆柏林電影節已經接近尾聲,除了開幕紅毯及各國明星格外吸睛,對于亞洲電影來說,本屆柏林電影節像是里程碑一樣的事件。
劉健導演的獨立動畫電影[好極了]入圍主競賽,[龍先生]張震將角逐金熊影帝,還有中國合拍加盟科幻大片[鋼鐵蒼穹3]……而最近刷爆中外媒體圈的亞洲璀璨之星(Asian Brilliant Stars)頒獎盛典及高峰論壇,更是為今年的亞洲影壇在柏林電影節期間的表現加上了一個大大的驚嘆號!


就在柏林當地時間的2月12日晚,柏林電影節戰略合作伙伴亞洲電影電視推廣促進會(Asian Film & Television Promotion)聯合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演員委員會,共同在柏林舉辦“亞洲璀璨之星”(Asian Brilliant Stars)頒獎盛典。組委會為了此次盛典,專程挑選了擁有500多年歷史的Kaisersaal(帝國大廳)作為頒獎現場,拿破侖、李斯特、歌德等好多名人都曾經到訪過,還真是挺有意義的~

著名作家與編劇嚴歌苓為最佳編劇獎獲得者劉震云頒獎

北京電影學院理事會理事長侯光明為最佳制片人獎獲得者葉寧頒獎

北京電影學院理事會理事長侯光明在亞洲璀璨之星頒獎現場
如果說僅僅是頒獎,并不能完全凸顯首屆亞洲璀璨之星的重要意義所在。2月15日,亞洲璀璨之星主辦方亞洲電影電視推廣促進會(AFTP)還聯合柏林電影節市場部舉辦了第一屆亞洲璀璨之星的高峰論壇,邀請柏林電影節官方代表、歐洲電影資深人士,與亞洲璀璨之星最佳制片人獲獎者葉寧、壹心娛樂合伙人陳潔、國際著名選角導演歐陽寶屏等亞洲杰出電影人一起,就“The challenge of casting Chinese actors for co-productions”(合拍影片選角中國演員的挑戰)主題展開深入探討。

歐洲電影市場代表(EFM)matthijs wouter knoll、主辦方亞洲電影電視推廣促進會秘書長(AFTP)沈東軍、壹心娛樂合伙人陳潔、國際著名選角導演歐陽寶屏、亞洲璀璨之星最佳制片人獲獎者葉寧、中歐制片人協會代表Cristiano Bortone
近年,隨著亞洲經濟的崛起,亞洲電影市場的商機與需求備受世界各國關注,歐洲電影產業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在亞洲尤其是中國電影市場推廣發展的途徑。有媒體報道,2016年僅中國地區獲準立項的合拍影片已多達89部,創歷年合拍片立項數量新高,合作對象覆蓋全球17個國家,但合拍影片如何挑選演員發揮各方優勢,依然是所有導演與投資方亟待解決的難題。
論壇開場,國際著名選角導演歐陽寶屏就提出了一針見血的觀點,“好萊塢挑選中國演員有兩個標準,在演技精湛的基礎上,第一是英文對話需達口語標準,第二是需要中國國籍,但中國很多好的演員英文都達不到標準,而英文達標的又幾乎都是外國籍,因此如果中國演員要大量進入好萊塢合拍電影的選角序列,英文水平繼續提高,這是我認為的最大挑戰”。
而最佳制片人獲得者葉寧則從他的個人角度闡述,“面對合拍片的角色,中國演員需要先看準劇本,有好的故事才能有更好的角色,不應該僅僅看制作規模,其實有很多制作規模不大的合拍電影故事講得非常好,這樣的電影才是值得全力去爭取的好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