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下午14:00點,在深圳市龍華文化藝術中心一樓報告廳,望野博物館與深圳市時尚文化創意協會聯合舉辦“中國古代文物的時尚和設計”講座,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現場為朋友們解析“古人的時尚與審美,古代文物所見的設計”。

閻焰館長簽名是特有的“花押體”▲
閻焰:筆名望野。
曾受聘為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第三屆理事會副秘書長,深圳望野博物館館長,《國寶檔案》學術顧問,國內外知名文物研究學者。
曾策劃組織“2008中國古代陶瓷(深圳)鑒賞會”及2010年的《精彩?中國》中國宋金彩瓷大展。受邀在CCTV9、CCTV10頻道錄制《國寶檔案?宋金彩瓷》和《中國文化遺產記錄》專題片。
已出版《在線鑒定》、《鑒寶》、《千年夢華——中國古代陶瓷枕》、《天邊的彩虹——中國10-13世紀釉上多色彩繪陶瓷研究》、《千年夢華——中國古代陶瓷枕(二編)》等書籍。
緣起:還掉一份“文債”,獵奇古文物的實際功能

閻館長之前一直在很多地方和電視臺做講座,深圳望野博物館開館后,他瑣事繁忙,所以除了部分專業知識講座外,他更多時候是需要去“鑒寶”、討論市場和商業價值的。而這次接受深圳市時尚文化創意協會會長麥永潮先生的邀請,以《中國古代文物的時尚和設計》為主題舉辦一場講座。藉此從實用的角度來解讀古代文物中的東方美學,向時尚界的朋友們分享中國古代偉大技術工匠的超級藝術思維和審美。
自深圳市時尚文化創意協會成立以來,堅持圍繞“東方美學與世界新時尚”的主旨,已成功舉辦四屆話題新穎、干貨滿滿的話題論壇。本次講座的主題也是以“東方美學”為核心去講解古代文物的時尚和設計。

臺下聽眾認真做筆記▲
解惑:中國古代文物的藝術表達,體現在時尚與設計
中國古代的“文物”怎么會有設計呢?
中國古代的“文物”怎么會有時尚呢?
“設計”和“時尚”同“古代文物”到底有沒有關系呢?
帶著這些疑問,閻館長以古代生活器用為軸線,以經典文物創造為實例,通過實例器形比對的方式,讓來賓從細微處領略古人如何將巧妙的設計構思與高超的工藝相結合,從而展現實用與時尚的藝術表達。

戰國鑲錯金銀人搏虎帶鉤▲
在現場,閻館長用PPT給大家展示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器物——戰國鑲錯金銀人搏虎帶鉤,帶鉤是干什么的呢?現在很多喜歡時尚的朋友都會買愛馬仕的皮帶,愛馬仕皮帶前面有個扣,這就是鉤扣。
閻館長為我們講解道:“這個帶鉤已經兩千年了,工藝復雜程度是今天的愛馬仕所達不到的。整個是銅鑄的,一個武士的身子斜側著,一只手伸出來,這是一個拳頭,手里拿著一把劍,腿蹬在這里,一只老虎撲咬著武士的腰肋,他滿身鑲錯著金銀紋飾,眼睛嵌著黑曜石,這是兩千年前的皮帶鉤。有一句話“竊國者侯,竊鉤者誅”,偷兩千年前“愛馬仕”超級別皮帶扣是要殺頭的,今天假如你丟了十個愛馬仕皮帶口,你去公安局報案的話,因為金額過大,抓住了也要刑罰。這些都是設計,所有的圖形、人物轉換、動態都跟設計有關。”
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是“器用”,理解了“器用”概念許多問題就會看到這些器具具備極高的藝術審美,甚至設計和創意智慧。
精絕:望野博物館藏著你不知道的秘密



閻焰館長帶領參觀深圳望野博物館▲
望野博物館是深圳市乃至全國最有名的私人博物館之一,閻館長年輕有為,他是我國文物研究界資深專家,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知名度。和其他博物館不同的是,望野博物館多次舉辦講座,從多維度去解讀中國古代文物。此次活動,正是“東方美學引領世界新時尚”攜手深圳望野博物館,鼓勵大家去博物館看看,看跨越時間,看滄海桑田,看東方美學的根源。
這可能就是今天國人所謂的“工匠精神”的根本吧,也希望朋友們能夠從古人的審美中對現代的時尚符號加以啟迪。通過這次講座,提高人們審美的啟發以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充分了解古代文物的藝術設計和時尚,讓文物除了收藏價值,更具有生命力。

聽眾與閻焰館長于深圳望野博物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