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過后, 2019年即將接近尾聲……“國貨當潮”,這個堪稱2019年最熱的詞匯之一,在未來,又該如何發展才能更有前景?
國貨如果要獲得更大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力+設計力”與“互聯網力”兩個驅動引擎!
文化力+設計力
相當長的時間里,許多大眾依然覺得中國似乎沒什么特別知名的本土時尚品牌。隨便問個路人,大家能說到的大概率都是國外的品牌名字。
然而,究竟什么是“品牌”?它肯定不僅僅是物理屬性的產品制造及質量問題。因為至少在時尚產業,無論是服裝,鞋子還是紡織,中國的制造水平都已被公認為世界一流。諸多世界名牌的加工是在中國完成的。也因此,我們在品牌影響力的缺失,并非在產品本身,而是在文化影響力及設計能力方面的薄弱。國際品牌之所以在全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是因為他們難以被輕易復制的品牌文化力以及設計創造力。
而今天,借著國力的提升,青年一代對中國文化的重新審視以及詮釋,讓中國文化重新煥發了青春。
國家文化,一向是品牌文化的基因之一。
當我們談到“法國文化”, 人們便會想到奢侈品與時尚!奢侈品巨頭LVMH誕生在法國,絕不是偶然!
當我們談到“意大利”,我們自然會想到優質的皮革與面料!即使一個沒有LOGO的皮鞋或者西服,打上“意大利制造”,你便知道它代表著高級水準。
當我們談到“美國”,我們自然會想到牛仔與T恤!
這就是為什么國家文化對品牌是如此重要!
而我們的政府很明顯也看到了這一點。中國品牌如果要在世界的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須要有屬于自己的文化力。也因此,2017年4月24日,國務院批準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
但是,僅僅有國家層面的支持,依然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重要的是品牌商們自己的作為。
也許是對2017年國家設立“中國品牌日”的呼應,2018年對于中國鞋服品類的國貨來說,是可被稱為“里程碑”的一年。因為正是在這一年,借著李寧在紐約時裝周的驚艷亮相,讓大眾覺得“國貨”終于變“潮”了。這打破了此前大眾對國貨的固有印象:“歷史”、“古老”,“與當下的生活沒什么關聯”的感覺!
(李寧2019紐約時裝周COUNTERFLOW“溯系列”產品 圖片來源 李寧公司)
與李寧一樣,將國貨變潮的另外一個值得書寫一筆的品牌是HI PANDA。
HI PANDA由70后吉吉于2005年創立。吉吉本人并非服裝設計專業出身,而是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的工業產品設計專業。而且與一般設計師只是做了設計工作不同,他畢業后沒有立刻做設計師,而是去了一家衛生紙公司做了6年營銷相關的工作。
在國內,畢業后在一家公司能堅持工作六年的人非常少見。而吉吉把這歸功于他的老板——一位臺灣人。因為這個臺灣人告訴他:“如果你能把衛生紙這樣的產品推廣成功,那么你以后就可以推銷任何產品”。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語, 讓吉吉堅持了六年。也正因為這六年的堅持,讓他幾乎摸透了市場營銷的本質, 為其后來打造自己的品牌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年專業的設計教育,六年的營銷推廣工作——為吉吉日后創立 HI PANDA打下了堅實的商業網絡及經驗的基礎。
2005年,吉吉就創立了HI PANDA。正因為自己有6年的營銷推廣經驗,所以吉吉并沒有太多的關于如何平衡設計創意與商業需求之間的問題。在他看來,設計本就是服務于大眾市場的。
HI PANDA的LOGO是中國國寶熊貓。事實上,HI PANDA也并非第一個用熊貓作為服飾設計元素的品牌。但大部分熊貓的設計都體現了其超級可愛的一面,然而HI PANDA的熊貓是既萌但又有種隱忍的力量感,甚至小小的冷酷感。2005年創立HI PANDA時,90后還未成年,當時承擔主流市場的是80后。當下大家都在玩的嘻哈音樂、涂鴉藝術、街舞等,吉吉在10多年前就開始帶著自己80后的顧客們一起玩兒。
而今天,HI PANDA已是當下最火的中國潮牌之一。
(HI PANDA 你好熊貓 女宇航員熊貓印花衛衣京東11.11國貨當潮選品之一)
互聯網力
在當下已經完全互聯網化的時代下,互聯網則是讓國貨持續發光必不可缺少的另一只引擎。
互聯網對品牌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但反之,互聯網平臺對國貨品牌的支持也一樣重要!
在剛剛結束的11.11活動中, 京東集團的“國貨當潮”計劃便是一個支持國貨的行動!該計劃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文化傳媒、京東集團共同主辦,京東時尚承辦。結合京東強大的資源,對國貨進行全新升級,并對潮流青年開展一系列精準推廣活動,這標志著在一年一度的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中開辟了潮流好貨的新主場。
這是京東第一次在11.11全球好物節開辟“國潮好貨”專場。這次專場,合作的品牌包括飛躍、百雀羚、回力、李寧、完美日記、LIGHTNINGBEAR 熊電、INXX、HI PANDA等品牌。
(INXX STREET Lab抖音系列潮牌個性印花牛仔外套 京東11.11國貨當潮選品之一)
(LIGHTNING BEAR熊電的標志性小熊京東11.11國貨當潮選品之一)
這并非京東第一次全面支持國貨!
在“國貨當潮”計劃之前,京東就已經多次與國貨品牌合作開展營銷活動。5月,京東美妝便聯合徐夢圓和天府事變創作了單曲《國妝“京”天下》,并在618期間聯合大寶、百雀羚、歐詩漫、美膚寶、瑪麗黛佳推出非遺聯名禮盒。例如大寶的禮盒刺繡采用了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京繡。
《京東新國貨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品牌商品在線上銷售業績取得高速增長。其中,在下單金額方面,中國品牌商品同比增幅高出國際品牌14%,而這一數字在2017年僅為3%;同樣,在下單商品銷量方面,2018年中國品牌商品銷量同比增幅高出國際品牌8%。
不過,互聯網雖然可以賦能于品牌,但如果不用對地方,它可能也會是一把雙刃劍——比如,讓仿冒品泛濫!
11.11臨結束前,有幾篇關于一位叫“沈文蛟”的設計師文章刷屏朋友圈。
沈文蛟,前奧美廣告資深創意總監,其產品設計連續兩年獲得多項中國及國際獎項。NUDE衣帽架——一支由3根長木條加3根短木條組成的一種設計簡潔、使用便利的衣架,被多家線上網店仿冒。并且,因為仿冒產品價格低廉,以至于其作為真正的原創者幾乎顆粒無收!為此,沈專門發文《原創已死》!
而在今年11.11前夕,沈文蛟因為連續熬夜做產品設計——猝死!
業界一片嘩然!但除了一聲嘆息,似乎也沒有人能為沈的突然過世做什么!
一方面,一眾線上商家銷售著仿冒品;另一方面,很多時候消費者也不確定自己買的到底是“正品”還是“仿品”。
據《每日經濟新聞》,在一次“新國貨”消費趨勢主題專家研討會上,專家就表示“目前國貨仍需要進一步完善讓消費者放心的安全體系”。因此,電商平臺有責任與義務解決因為消費者與商家之間信息不對成而造成的仿冒品泛濫的問題!
而在互聯網平臺中,在這方面做的最“正”的,當屬京東。
京東從第一天就把做“正品”的基因深值于企業發展中,并作為不可撼動的鐵律一以貫之的執行。為了保證正品來源,京東常規性對平臺上商家進行抽檢,并從源頭上監控商家原料生產、加工、質檢等環節。此外,在日常經營活動中也采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正品追溯。
如今,借著“國貨當潮”的東風,人們對精品國貨產品的關注與消費熱情持續高漲,不少精品國貨品牌成為了消費者的必選品。從11月1日零時起至11月11日23時59分59秒,“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累計下單金額超過2044億元,較2018年11.11實現大幅超越。
隨著消費升級大潮進一步深入至三至六線城市的新興市場,京東作為中國品質居家生活首選平臺,也在這個11.11陪伴著億萬家庭共同奔向更美好的生活。國貨新潮、精致主義、本真消費、小家大作等成為此次京東11.11的重要消費關鍵詞。
不同領域的經典老字號及文創品牌,都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追捧。11月1日前30分鐘,汝窯領導品牌東道預售金額已超過去年全天成交金額,是去年同期的14倍;榮寶齋累計成交數量是去年同期的19倍。國瓷永豐源在11月1日當天累計成交數量同比增長400%。11.11期間,故宮文化累計成交數量環比增長420%;張小泉累計成交數量同比增長120%;張同祿大師設計創作的景泰藍作品《大國雄風》成交金額是去年同期的573倍。
文化力+設計力,再結合賣正品的互聯網力,我們的國貨才會持續走潮!
文字∣冷蕓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