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悶熱,人體易出汗、燥熱,選擇合適的養生茶既能解暑降溫,又能補充營養、調理身體。下面為大家推薦幾款適合夏季飲用的養生茶,從功效、材料到制作方法一一介紹,助你清爽度過炎炎夏日。
一、菊花茶:清熱明目,解暑佳品
核心功效:菊花茶性微寒,富含黃酮類物質,具有清熱明目、疏散風熱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夏季因肝火旺盛引起的目赤腫痛、頭暈頭痛等癥狀,還可幫助驅散體內暑熱,是夏季養生的經典之選。
材料準備:胎菊 10 克、冰糖適量(可根據個人口味添加)、薄荷葉 3 片(增添清涼感)。
制作方法:將胎菊用溫水稍微沖洗,放入茶壺中,加入薄荷葉,注入 85℃左右的熱水,燜泡 5 分鐘后,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
飲用小貼士:脾胃虛寒者飲用時可搭配幾顆枸杞,中和寒性;每日飲用量不宜超過 500 毫升。
二、綠豆菊花茶:雙重清熱,熬夜救星
黃金搭配: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作用,菊花則能清熱明目,二者搭配堪稱夏季清熱的 “黃金組合”,尤其適合夏季熬夜后降火提神。
材料配比:綠豆 50 克、菊花 15 克、蜂蜜 1 勺(待茶冷卻后添加)。
煮制技巧:先將綠豆提前浸泡 2 小時,然后冷水下鍋,煮至綠豆開花,關火前 5 分鐘放入菊花,繼續燜煮 3 分鐘,之后濾去渣滓,待茶水晾至 40℃左右時加入蜂蜜攪拌均勻。
注意事項:女性在經期時建議減少飲用次數,以免加重體寒癥狀。
三、檸檬薄荷茶:提神補水,抗氧化能手
科學依據:檸檬富含維生素 C,每 100 克檸檬中含有 22 毫克維生素 C,具有抗氧化作用;薄荷含有 8 種揮發油,能促進唾液分泌,緩解夏季口干舌燥的問題。兩者搭配,既能提神醒腦,又能為身體補充水分。
簡易做法:取新鮮檸檬切片并去籽,將薄荷葉撕碎放入杯中,用 40℃的溫水沖泡,加入半勺蜂蜜調味,放入冰箱冷藏 30 分鐘后飲用,口感更加清涼爽口。
進階喝法:加入青檸片和氣泡水,制成低卡解暑的特飲,適合喜歡嘗試新口味的人群。
四、金銀花甘草茶:利咽解毒,防上火神器
適用場景:對于長期待在空調房里,容易出現咽喉腫痛、口干舌燥等上火癥狀的人群,金銀花甘草茶是不錯的選擇。金銀花中的綠原酸具有抑制炎癥反應的作用,能有效預防和緩解上火問題。
配方比例:金銀花 12 克、甘草 3 克、胖大海 1 顆(可根據需要添加)。
沖泡要點:用沸水沖泡,燜 10 分鐘后即可飲用,可反復沖泡 2-3 次。需要注意的是,連續飲用不宜超過 5 天,以免損傷脾胃陽氣。
五、酸梅湯:傳統解暑,天然電解質水
古法配方:酸梅湯是傳統的夏季解暑飲品,由烏梅 5 顆、山楂干 8 克、陳皮 3 克、甘草 2 克煮制而成,加入冰糖調味。其富含鉀元素,每 100 毫升中含有 12 毫克鉀,能補充因出汗而流失的電解質,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
現代改良:將所有材料用清水浸泡 30 分鐘,然后大火煮沸,轉小火煮 20 分鐘,過濾后加入冰塊和薄荷葉,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但建議在 24 小時內飲用完畢。
飲用建議:胃酸過多者可適當減少山楂的用量,最好在飯后 1 小時飲用,更有利于身體吸收。
夏季飲用養生茶的黃金法則
把握飲用時間:早晨空腹時不宜飲用濃茶,以免刺激腸胃;午后 3 點之后應減少含有咖啡因的茶飲攝入,以免影響夜間睡眠。
注意茶水溫度:50-60℃的熱茶更能促進身體排汗散熱,達到解暑的效果;冰鎮茶需放置至室溫后再飲用,避免刺激腸胃。
根據體質選擇:濕熱體質的人可優先選擇綠豆茶等清熱利濕的茶飲;陰虛體質的人則適合菊花枸杞茶等滋陰潤燥的飲品。
以上幾款夏季養生茶各有特色,兼具口感與功效,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體質選擇適合的茶飲,動手制作起來,讓這個夏季更加清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