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溫暖的河水流過浙江嘉湖的平原,兩岸一望無際的桑樹,發出了碧綠的新芽。農村姑娘陶小萍在縣里參加民歌比賽得了獎,喜滋滋地坐了船回家。在船上,她遇見了從前的同學小梅。小梅是越劇團的演員,小萍從她那里知道劇團要排演一個新戲《蠶花姑娘》。小萍本來認為養蠶沒有意思,現在聽說要演養蠶的戲,便決定回家參加養蠶。同船的還有她的新嫂子柳巧蓮...[更多]
春天來了,溫暖的河水流過浙江嘉湖的平原,兩岸一望無際的桑樹,發出了碧綠的新芽。農村姑娘陶小萍在縣里參加民歌比賽得了獎,喜滋滋地坐了船回家。在船上,她遇見了從前的同學小梅。小梅是越劇團的演員,小萍從她那里知道劇團要排演一個新戲《蠶花姑娘》。小萍本來認為養蠶沒有意思,現在聽說要演養蠶的戲,便決定回家參加養蠶。同船的還有她的新嫂子柳巧蓮。柳巧蓮…春天來了,溫暖的河水流過浙江嘉湖的平原,兩岸一望無際的桑樹,發出了碧綠的新芽。農村姑娘陶小萍在縣里參加民歌比賽得了獎,喜滋滋地坐了船回家。在船上,她遇見了從前的同學小梅。小梅是越劇團的演員,小萍從她那里知道劇團要排演一個新戲《蠶花姑娘》。小萍本來認為養蠶沒有意思,現在聽說要演養蠶的戲,便決定回家參加養蠶。同船的還有她的新嫂子柳巧蓮。柳巧蓮是農業上的生產能手,她由姑媽陶六嬸伴送來和小萍的堂房哥哥、生產隊長陶九龍結婚。柳巧蓮沒有養過蠶,但她真心向往著養蠶的工作。開始喂養春蠶了,小萍干得很歡。上夜班時,一邊干活,一邊還在給小梅寫信和唱歌。六嬸批評了她,她反而將六嬸氣跑了。隨后,她又將蠟燭燒紅了溫度計,以為高溫出事,鬧了一場笑話。六嬸對小萍本來就沒好感,她和九龍去找大隊黨支部書記菱珍,想調走小萍。巧蓮知道了,覺得這不是幫助人的辦法,就去找菱珍,要求留下小萍,得到了菱珍的支持。小萍在巧蓮的幫助下,早出晚歸,努力工作,想干出成績來改變別人對她的看法。她用心研究養蠶的參考書,冒雨上房頂蓋瓦,得到大家的贊揚。枇杷黃時,春繭豐收了。人們喜氣洋洋,小萍頭腦卻熱起來,水泉逗她記者可能會給她拍照,她便信以為真。當進城賣繭時,一位記者請巧手媽媽拍照,小萍以為是叫自己,一場誤會使她又氣又惱,便不愿再養蠶了,留在鎮上不肯回去。大隊為了提高夏蠶質量,派巧蓮到巧手媽媽那里去學習先進經驗。巧蓮學習回來,她知道九龍想不讓小萍養蠶了,便批評九龍對小萍的幫助不夠耐心,夫妻為此發生了爭吵。小萍在鎮上找到小梅,想做演員,但是投考演員要有公社的介紹信,因此她決定回家再養一季夏蠶。回家以后,她精神恍惚,情緒不集中。巧蓮關切地問她,她反叫巧蓮給她弄介紹信。巧蓮十分震怒,指出她這種三心二意,為個人打算,不安心在農村勞動的想法是錯誤的。小萍自知理虧,只好悶頭工作。一天,聽說越劇團到鎮上演《蠶花姑娘》,她又心動起來,叫水泉代她值班,溜到鎮上看戲。忽然天下暴雨,水泉打瞌睡沒有把窗關好,小萍趕回來時,發現雨已打濕了蠶和蠶藥,并引起蠶發僵病,造成事故。小萍跑到鎮上劇場找小梅,看到小梅因為要演主角在鬧情緒。小萍經歷了一夜變故,又在小梅身上看到了只圖個人打算就必然會損害集體利益,到這時她對自己的缺點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巧蓮在搶救了病蠶之后到鎮上來找她。小萍思想認識有了提高,她自覺地跟著嫂子回家,決心做一個熱愛農村的真正的蠶花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