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賀龍、任弼時等領導的紅二方面軍(前身為紅二、六軍團)轉戰湘鄂川黔邊、以及長征為背景,竭力表現紅二方面軍從1934年夏到1936年秋這一時期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史詩。 —、眾所周知,紅軍有三個方面軍,即紅軍三大主力。以往以長征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大多以反映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的長征為主,紅四方面軍由于與中央紅軍有過會師,也曾多次得到交叉展現,而作為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紅二方面軍則很少表現。二方面軍的歷史,同樣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史詩。從紅二軍團洪湖革命根據地的全部喪失,最低谷時只剩下3000人,4名黨員,到創建黔東革命根據地;從紅六軍團作為中央紅軍先遣隊從中央蘇區的生死突圍,到紅二、六兩軍團黔東會師,無不充滿艱難險阻。尤其是在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后,紅二、六軍團在賀龍、任弼時領導下不退反進,由黔東向湘、鄂兩省發展,直接威脅國民黨統治的腹地——武漢、長沙。“引火燒身”吸引牽制了大批敵軍,為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創造了有利條件……
鍵盤快捷翻頁→
下一集